首页 >   新闻中心  >  正文   

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较量迎来拐点

近年来,众多企业正纷纷扩大清洁能源投资组合,以应对能源价格波动、抵御未来能源供应风险及提升公司品牌,并树立了众多成功典范。
彭博新能源财经(BNEF)年度峰会近日在纽约落下帷幕。与会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,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较量迎来拐点。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,“可持续消费和生产”进一步印证了针对这一趋势的全球共识。
知名电采暖制造供应商史凤贤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,目前,全球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,已经超过了石油、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新增发电产能的总和。2013年,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达143千兆瓦,已超过了化石燃料的141千兆瓦新增发电产能。彭博新能源财经(BNEF)的数据显示,到2030年,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发电产能将提高4倍以上。
与此同时,新趋势的涌现,也对这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总体来讲,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部署成本在逐步降低,而作为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组成部分的碳氢化合物的生产成本,却在不断升高。去年,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投资成本再创新高,但探测到的新增储量却是20年来的新低。
据记者了解,随着新一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年底在巴黎举行,各国在减少对气候影响的政见上亦日趋统一。目前,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。
2014年11月,中美两国在北京达成了令人瞩目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。这也是中国首次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,并计划到2030年将清洁能源,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比重提升到20%。
史凤贤认为,毋庸置疑,在向低碳经济过渡的过程中,可再生能源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,而企业也需要在现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中不断求索。
阿克苏诺贝尔全球能源总监Anders?sterlund日前也向记者表示:“在充满不确定性、挑战和活力的时代,企业灵活打造多种能源组合以配合自身业务发展十分重要。近年来,众多企业正纷纷扩大清洁能源投资组合,以应对能源价格波动、抵御未来能源供应风险及提升公司品牌,并树立了众多成功典范。”
谷歌公司(Google)几乎每隔一周就要对外发布可再生能源的最新举措。目前该公司在清洁能源项目上的投资已经超过18亿美元,包括遍布三大洲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厂。瑞典知名家具厂商宜家(IKEA)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了太阳能行业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该公司在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上的投资将达近20亿欧元,以实现公司在2020年前所有建筑100%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这一宏伟目标。
sterlund补充道:“为了应对潜在的气候变化危机,企业应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,降低碳排放量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以阿克苏诺贝尔为例,我们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将油漆、涂料和化学品业务的碳排放降至最低。”
阿克苏诺贝尔是大型风力发电项目Vindln的投资公司之一,目前该项目在北欧地区已有三个风力发电场投入运营,并计划达到每年1,000千兆瓦时的发电产能。阿克苏诺贝尔纸浆与高性能化学品(PPC)业务集团是该合资公司的投资企业之一,目前已实现60%的业务采用可再生能源,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。
sterlund总结说:“灵活打造多种能源组合是企业应对新能源时代的关键,包括:与当地政府合作,以享受尽可能优惠的补贴;以及充分利用原材料,例如我们在巴西的‘化学岛’理念;同时与能源供应商达成协议,例如通过签订长期电力购买协议,以降低成本;还可以建立企业联盟组织,例如我们在Vindin和荷兰的合作。这些都将在我们不断向低碳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”
史凤贤还向记者表达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看法。他认为,绿色建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类的未来,越来越多的建造技术,都在试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变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,如果我们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可降解、可回收,将会大大地减轻环境压力,节约大量的资源。可降解材料可以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实现自然降解。如天然颜料,在传统的颜料中经常含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,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,而天然颜料则可以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,使用起来更健康,更环保。绿色建筑材料将会更多地考虑替代自然资源耗竭型材料,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。例如,钢梁是由回收的金属制造而成,除了可以替代木梁,减少砍伐树木,还可以应对不同的气候环境,提供更强的抗力。再如,全球所有建筑消耗的饮用水占全世界的13.6%,大概每年为150000亿加仑,绿色建筑如能利用水能效系统,将会减少建筑用水量15%。
史凤贤预测,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建筑能耗标准要求将更高,全国将普遍实施住宅75%节能,同时将大力发展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房屋,这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 
 

Copy right ? 2014-2015 AllRightsReserved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
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北一路1060号 电话:400-117-1190 0546-8780114 传真:0546-8224872

鲁ICP备08010395号